专访洪玺曜:台盐产品大胆销往大陆

发布时间:2010/2/10 9:56:34    |     文章来源:     |     阅读次数:

摘自《华夏经纬网》

  

台盐公司董事长洪玺曜重视文化创意产业,翠玉白菜的盐雕之作,大受两岸欢迎。(中评社 赵家麟摄)

  中评社台南2月4日电(记者 赵家麟专访)在台湾拥有50多年历史的台盐已从公营企业转型为民营化公司,最近一年多来,积极布局中国大陆市场,台盐公司董事长洪玺曜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,ECFA对两岸经贸发展绝对是有利的。特别是台商,大陆内需市场扩大,产品在两岸之间可发挥优势。

  台盐董座洪玺曜,1951年生,南投人,美国纽约波顿大学企管硕士、美国百灵顿大学荣誉商学博士,专长企业管理。2007年6月赴北京,在中国大陆待了1年半,历任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(台企联)副秘书长、海峡两岸联合经贸协会秘书长等职,对于两岸经贸与大陆市场有深度认识与了解。

  2008年12月,洪玺曜回到台湾,在金融海啸之际,单枪匹马接掌体质虚弱的台盐公司。当时台盐帐面还有不小亏损,洪玺曜对外要顾及台盐对民生的责任,对内要面对400多位员工生计,在上任之初,仍宣示不减薪、不裁员。

  洪玺曜说,“悲观者埋怨风向,乐观者期待转向,务实者调整方向。”他自认是个务实者,过去1年的努力,台盐转亏为盈,达到了营运目标,而且把握了两岸和谐的气氛、共建经济架构的有利趋势,积极进军中国大陆市场。

50年的台盐,在台南市的总公司还有现代化的造景。(中评社 赵家麟摄)

  洪玺曜表示,过去台湾也曾有南向政策但并不顺利,东协(东盟)10加1今年1月启动,台湾若再不改弦易辙,整体的外销必然会有影响。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(ECFA),根据海基、海协两会的进度与意愿,他抱持了审慎乐观的态度。

  在这个大环境下,洪玺曜领导在台湾已有50年历史的台盐,除了巩固“盐”与“水”的本业发展外,保养品、清洁等产品,因应大陆内需市场的需要,从生产与行销的利润着眼,成本一定要再下降。但台湾2300万人的市场,还不足以达到行销的经济规模。

  洪玺曜指出,台盐有公营的背景,过去民进党执政时,有许多的限制,但现在两岸和谐,并持续洽谈ECFA,没有了过去的约束,市场发展就有空间,台盐开始将产品大胆销往中国大陆,突破5000万人口的市场规模,台盐的发展将迈进另一个新的层次。

  目前,台盐在中国大陆的布局,第一是南方经济最繁盛的广东珠三角。其次,是寻求与江苏省的合作,并与当地盐业公司合作,引入台盐产品例如水、保养品等销售。第三个目标则是人口众多的山东。此外,北京、天津、大连等,也提供网购服务。

至于上海,因为今年有世博会,台盐有一套计划要把握世博重大商机。包括与当地盐业公司合作行销台盐产品,争取世博会期间的民生用品供应,以及在最新的百货公司设置台盐上海旗舰店等。

  洪玺曜对于台盐的文化创意产业也非常重视,先前推出的盐雕翠玉白菜,大幅提升了盐的附加价值。今年,他有更大的创意。

  洪玺曜说,清朝八国联军攻入圆明园掠夺国宝12生肖兽首,今年届150周年。这虽是一个历史伤痛的日子,台盐运用盐雕的创意,取盐代表吉祥的寓意,仿国宝12生肖兽首雕制成“盐灯”,在今年的虎年元宵,率先在台湾推出,随即到大陆巡展,让盐雕的创意拓展乐动游戏官网的商机。

  曾经待在大陆服务台商,跑遍大江南北的洪玺曜表示,台盐在大陆的布局,是看好的两岸经贸交流的时势所趋,只要认真把业绩做出来,台盐必有大发展。对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,他认为以“大事小要以慈、以仁,以小事大要以智。”

责任编辑:包玮玮